台中,北屯.︱從心發現.三光巷。長安新村

 房子少了人,少了生氣…

 那,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予它們另一個新生命呢??

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連串關於台中北屯.三光巷。長安新村的文章

這裡,原本是一處新聞局的宿舍群, 但在退下這個職責後,在缺乏配套與相關規定之下…

 卻成了鄰近居民害怕的「廢墟」,不僅環境頗為髒亂外,會不會有什麼治安上的問題,也是居民相當關心的一個問題。

而也在一連串要求加速拆除的訴求後,這裡,將有可能走入歷史。

 一直以來,我都非常喜歡有著老房子的弄巷間。

在這種巷道中,慢慢行走,觀賞著攀延的籐蔓,腦子卻會不斷附予它一段段不同人生的故事。

 但在現今眼前忘去滿是高樓大廈的現況,每一幢看起來都差不多,只是差在外觀的顏色,那,天馬行空的想法卻頓時間為了一屢煙,隨風…而散。

家家戶戶都擁有的大前院,但那些小孩子在這裡奔跑、嬉笑的聲音卻已不復見。

 原是歡樂、喜氣的紅色大門,卻也在時光流逝下斑駁、褪色了…

 隨著時代的變遷下,一棟棟蓋起的高樓,將這裡淹沒,成為一處乏人問津的地帶。

 但在這裡,許許多多強烈、旺盛生命力的植物們也不願放棄這裡。

 而人們對這片土地上的記憶,也就像這張照片…

一樣,模糊不清了。

 

而我也還記得,在九二一地震發生前,我家後方菸酒公賣局的宿舍曾經也被收回好一陣子,尚未回收前,晚上還可以聽到陣陣的音樂聲,所以媽媽還讓我到後面的鋼琴老師家學鋼琴,但回收後,都是黑壓壓的一片,又加上籐蔓的雜生,因為年紀小的關係,使得那陣子經過那還會的怕怕的感覺。

 但在九二一之後,那裡成了受災戶的住所,重新整理一翻後,住戶們種起的花花草草,讓它們再現新生命,在去年夏天,和小姪女在那還散步可以看到螢火蟲耶!!

經過十多年,原本的受災戶又重建了新家園,

所以不少人又搬離了那裡,但經過一翻整理,又有圖書館的光影,走在巷道間卻不復以往的害怕,反而有著的是一種悠閒。

 隨著這幾天看到一篇篇網路上的文章,只覺得,為何現在的公部門只會努力想著要如何賣地、購錢?

 而在台中,確實也沒有一個藝術設計著可以發揮的場所,硬要說有,那就是忠信市場了吧。

為何台中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台南海路藝術造街那樣,也沒有辦法像台北四四南村那樣,那平民藝術設計者有一個發展、發聲的場所?

在這裡的居民,現階段只想解決環境與治安上最現實的問題,但如果拆除後,這裡又蓋上了更高的大樓,或是成為了某個集團的謀利大樓…

那,居民們少了停車場…

蓋了大樓,矮房子少了日光,

多了來來去去複雜的人群,來來往往的車量,

剩下的,居民又能得到什麼呢?

 

只是有更多的問題,又將再次延伸。

 只是,如果你可以靜下心來,到長安新村來走走,相信,你會跟我的一同的感覺。平房、大紅色的門、鐵窗、木窗,一個人靜靜的走、靜靜的看,又有一種不同的感覺。

走在這裡,反而更有味道,

你說說,不是嗎??

 發現郭宅 XDDDDDD

看到愈來愈多的老舊建築群受到「文化資產」這項法令的保護,得以持續保存,相對的,觀看台中除了知名的古蹟建築外,只有因為選舉因素(?)才有機會可以留存的彩虹眷村,再來勒?

 也許,現階段的環境上真得是個很大的問題,但如果有心,經費,把這裡大肆整理一翻後,何不嘗是一個最便宜的風味展示空間呢?

希望您,也可以一起來關心這個空間,因為歷史、記憶是需要保留,而不是努力催毀後,再從中獲利的…

 

更多的旅行即時動態,請加入粉絲團哦~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